一、专业定位
立足珠江口西岸、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信息化应用能力”、适应湾区城市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卓越城乡规划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力争建设成国内同类院校领先、区域创新发展布局合理、地域特色鲜明的城乡规划专业。
二、培养目标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变革、粤港澳大湾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城乡规划专业知识,良好的工程项目编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专业技能在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开发公司等工作的城乡规划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为5年,学分为199.5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掌握1门外语,熟悉计算机操作、各类设计软件应用、信息与检索技术;了解人文社科相关知识;掌握规划设计表达方法、建筑与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
2.掌握城市发展与规划历史和理论,城乡规划原理和方法,城乡空间形态设计原理和方法,城市更新与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区域分析与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法规、技术标准等,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
3.熟悉城乡规划设计的表达方法,城乡道路与交通、市政设施、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了解社会经济、建筑、土木与景观环境工程、形态美学等相关知识、调查研究与综合表达方法。掌握城乡规划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的基本设计方法。
4.具有获取与应用知识、表达与协调、创新和应用的能力,具有从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能力。
5.理想信念坚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艺术修养、国际视野、与时俱进的意识和精神;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掌握一定的规划设计与研究方法,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课程体系
通识与专业基础课
主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创新创业基础、美术、平面设计、建筑与城市认知、中外城市建设史等。
专业核心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概论、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大数据、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美术写生实习、规划设计实践、规划测量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城市认识实习、规划业务实习、毕业设计。
五、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外聘教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教师7名;有国外工作、学习经历的教师3名;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2名。
学缘结构:有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澳门城市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国柏林国家美术学院等20多个国内外知名院校硕士、博士构成的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占比90%以上,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3人,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1人,国家咨询工程师(投资)1人,多名教师为广东省国土规划专家库成员、珠海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非公务委员、珠海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论证专家。
六、教学条件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位于珠海科技学院校园内,拥有自己独立的教学楼,总建筑面积6652平方米,其中设计课专用教室3744平方米,多媒体教室258平方米,图书资料室725平方米,实验室506平方米,作业展示空间730平方米,美术画室516平方米,共享学校机房、电教、阶梯教室、学术报告厅、体育场馆、图书阅览室等其他配套资源。
在共享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有二级学院专业图书室,馆藏图书总量约25.73万册。
学院现有3个实验室:模型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基础地理信息与测绘实验室,总资产:300多万元。主要设备有:大型旋翼航拍无人机、莱卡泰克三维激光扫描仪、全球定位系统、光固化3D打印机、精雕机、激光切割机、人工天穹、照度计、三参数日照仪、亮度计、温湿度计、风速仪、声级计、热流计校准器、莱卡激光测距仪、全站仪、VR配套设备及软件等。
七、专业特色
1.思政育人与专业教学相融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规划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进取的志向,良好的个性品质,家国情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部分毕业生从事乡村振兴的相关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助力。
2.夯实基础,将通识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在夯实通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科交叉,开拓学生视野。根据学科优势和地缘特点,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延伸和多元建筑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鉴,培养通博兼顾、一专多能,适应新时代,新教育理念下的城乡规划应用型专业人才。
3.特色优势:学院依托珠海市的地域特点,与地方政府、规划建筑设计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合作,在滨海城市设计、海岛保护与开发、历史街区活化与更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内取得了一批设计和研究成果。专业教师以个人的科研经验、最新研究成果组织专业教学,吸收本科生进入科研团队,培育高水平教、科研成果。定期邀请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设计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家学者及负责人来校开展各类学术、职业发展规划等专题讲座。近年部分师生设计类作品与珠海市金湾图书馆等机构合作举办相关展览。
4.实践教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在人才培养中,体现知行合一的理念,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设计院实习、历史街区测绘、文化遗产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区及乡村调研、模型制作、建造节、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科学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多名毕业生前往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米兰理工大学、悉尼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院校深造硕士、博士学位。
5.就业领域和就业前景。毕业后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自然资源局)、科研机构、城乡建设开发公司以及相关领域工作。
l 荣誉获奖
1.广东省建筑模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中国绿色建筑人才达标星级示范单位